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爱心实践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廖干 吴 媚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廖干就是一朵退休后化作春泥、甘愿护花的老师。 2011年,廖干老师退休了,但她依然关心着学校,不忘报答学校。所以,当关工委经研究决定请刚退休的廖干同志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电话征求廖干同志意见时,她就欣然答应了。 干一行爱一行 根据关工委的安排,廖干同志主要负责指导“爱心实践类” 社团,为了做一个称职的指导老师,她主动向关工委有这方面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校团委负责社联工作的老师详细了解了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并到社联查阅了“爱心实践类”各个社团的章程和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对所指导的社团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此外,她还几次参加了社联组织的社团工作会议,认真倾听了社团干部的工作汇报和设想,还多次接受社联和相关社团的邀请,参加他们的活动。就这样,她和社联、爱心实践类社团的社长及社员们建立了良好的感情,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爱心不能只说不做 “爱心实践类”共有十个社团,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团相比,“爱心实践类”社团具有社员人数多、开展活动多、社员专业分布广、大一学生多等特点。年轻人热情、好动,爱心、好奇心也重,社团干部们为了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加入社团,也为了增加来自不同学院社员的凝聚力,因此,策划的活动特别多,而且大部分是利用周末走出校门的户外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和同学们的安全,对各社团开展的户外、尤其是校外活动,只要廖老师知道的,都会在活动前给社团干部们一些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尽量抽时间参加他们的活动。有时候一连几周的双休日都是和同学们在活动中度过的。 对她经常周末陪着学生外出活动这一事,有的人觉得没必要,廖老师认为自己既然答应做了 “爱心实践类”指导老师,就不能只是口头上讲爱心,行动上也要给同学们做成榜样;也有人当面说她,你都退休了,天天做这些图什么?廖老师说什么都不图,就是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自己都年轻了。 带着这份对指导老师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关心,两年来,廖老师多次参加了学生社联、“爱心实践类”各社团的活动,她和同学们到过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和幸福院的老人联欢;到过特教学校和残疾儿童交朋友,一起游戏、学习、活动,把单个社团的活动做成了一个全校性活动,特校也成了校团委挂牌的“社会实践基地”;她还和同学们到过农村小学捐款捐物,到过州博物馆参观,到过公交站宣传做文明人,指导过环保作品大赛,参加过社团组织迎新会、联欢会、座谈会,当然也制止过社团干部一些不成熟的活动策划。 廖老师说,这两年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她确实多了许多事,经常有学生来找她,也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有时还得自掏腰包,但她很喜欢这项工作,因为她多了许多年轻的朋友,生活充实了许多,作为一名退休人员还能为学校、为学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她最开心的。 让爱延续下去 有次我校社团联合会在团委和关工委的指导下到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关爱活动,与一般学雷锋活动不同的是,这次活动将在校团委、关工委的支持下,在广大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下,长期延续下去。 2011年5月,廖干老师带着法管学院部分同学去州特殊教育学校上课。当其他孩子们都围在老师和哥哥姐姐们身边玩时,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却独自坐在一边,低着头,一言不发。这一幕引起了廖老师的注意。得知孩子叫贾石松,是自闭症儿童后,廖老师和同学们特意围到他身边陪他一起玩。 2011年9月,廖老师再次带学生过去上课。这次贾石松明显开始接受大家了,下午临走前,廖老师和贾石松来了一个拥抱,并和他约定,下次再去看他。 2012年2月,坐公交车时,廖老师注意到有人在拍打车窗,她走过去后才发现那是因为看到她而特别兴奋,脸上挂着灿烂笑容的贾石松。 2012年3月,廖老师再次去到州特殊教育学校,贾石松远远迎上来,在大家面前大声唱了一首歌,并给了廖老师一个深深的拥抱。学校的老师说:“从未看见他那么大声地唱歌”。贾石松的可喜变化引起了廖干老师的注意,她被贾石松的灿烂笑容触动了。廖老师没想到的是,她无意之间送出的一份爱,却可能会改变这个孩子的一生。 恰逢学雷锋活动月,作为我校爱心实践类社团的指导老师,廖干找到了“爱心实践类”社团负责人汪海,表示想组织该类社团到州特殊教育学校做一次大型活动。即征集一批志愿者,每个月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志愿服务一次。 廖干老师的提议马上得到了我校超过半数学生社团的积极响应,众社团纷纷参与,向廖老师和汪海提出建议:国学社教孩子们画国画,书法协会教书法,紫水晶舞蹈社教跳舞,民俗学社教剪纸,此外,还有教叠被子、一起玩游戏的社团。学生们热情高涨,因而把活动流程挤得满满的,汪海不得不多次组织大家开会,进一步完善活动流程,强调志愿者人数控制的要求……活动更得到了校团委和学校关工委老师的大力支持,校团委书记周华忠还提出要在启动仪式上挂牌,让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吉首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并表示校团委将对活动的顺利开展予以大力支持。 在谈到举行这次活动的初衷时,廖老师说:特殊教育学校有一百多名聋哑或者自闭的孩子,他们长期住校,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非常需要外界的关爱和陪伴。而以往只有在国际助残日或六一儿童节时才会有志愿者或其他组织去看望他们,平日学校的院子里一般比较冷清(因为大多数都是聋哑孩子)。相比于福利院或者敬老院,我们的志愿者在这里有更多能做的事,并能为他们带去更多快乐。她希望同学们每个月都去一两次,长期做下去,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就这样,从退休那一刻起,廖干老师就一直踏踏实实地做好“爱心实践类”社团的指导老师,和社团里的孩子们一起奉献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