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宇同志
 

愿燃烛光续照人

——文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和宇

侯  超

 

在如今我校的现职工作岗位上,仍活跃着一批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或科研,或行政,或教学。他们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风雨,为学校奉献了最珍贵的一段岁月。而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却放弃退休后清闲的生活,仍带着一腔热枕,再一次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张和宇,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从1974年在我校毕业并留校从事学生工作直至退休,用身心诠释了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心系学生,奉献一如既往

 

怀着敬意,笔者走近了这位为学生奉献了近四十年的长者。尽管他退休前担任的是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的党总支书记,而我却感觉称他为张老师更加亲切。

1996年,张和宇老师来到文学院担任党总支书记,2008年调居二线。2011年,已退休的张老师在得知文学院关工委工作需要人手时,便响应上级指示精神,毅然重返岗位,出任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职。从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到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改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那一颗永远心系学子的师长之心。

张老师常说: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就是关心学生,教育学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

在担任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期间,张老师就十分注重学生工作,当时作为党总支书记的他经常找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遇到的难题,对取得一些成绩的学生,他从来都是肯定和赞扬的。

2008年的一次学生工作会议上,张老师结识了2008级新闻班的李正龙同学,当时这个话不多,有点内向,略带点孩子稚气,但是不乏稳重的学生引起了他的关注,于是便鼓励他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李正龙当时只是傻傻地一个劲儿点头,表示赞同。

20126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爱心点亮山村孩子求学路——吉首大学学生李正龙义务支教的故事》的新闻通讯,报道了李正龙几年间一直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支教的优秀事迹。而在此之前,在李正龙事迹尚在校园内传开的时候,张老师就撰文《好样的,正龙》发表在《吉首大学报》上,表扬了自己心爱的学生。

很多时候我被外面的人或事迹感动,如今我被我身边熟悉的学生感动。这份感动是那么的真实、温润,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画家在欣赏自己的佳作……正龙已在人生的征途上写下辉煌,其精神值得赞扬,其品德值得学习,正龙,好样的。张老师在文中写道。

张老师在回忆时谈道:当时我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一件事,但现在我很欣慰,我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真正去做到我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我更感觉责任重大,也许我和同学交流的只是平常话语,但这些话语有时就能影响学生一生。

 

关工多多,书记老而不休

 

和蔼、平易、近人、关心人,是张老师给笔者和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年多以来,张和宇老师同现任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的田茂军等学院关工委老师一道,通过系友关系、友好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资助了院内困难学生23人,拉得助学金10500元,给学生提供家教岗位21个、助理岗位14个,其他兼职岗位15个;为凤凰县腊尔山镇拉忍小学拉得32833.2元捐赠,募捐到2.5万元,衣物、棉被、学习用品等2240件,并在那里成立了吉首大学爱心1+1奖学基金;他们更是帮助本院彭梦等8名同学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当代著名作家彭学明校友结下了师徒关系。

作为文学院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协调学院关工委各项工作是张老师目前经常要做的事。于是,上党课,学生干部培训,与学生干部结对子……凡是于学生有利的事,他都无一不往,无一不尽力而为。而怎样去关心好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心理问题?怎么让年轻人少走弯路?更是他这个常务副主任现在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退休后的张老师走在校园内,总能碰见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的学生。为教一生,有这些东西,张老师说,值,能被学生尊重,他感觉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很成功。现在文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送了他一个亲切的称呼:老书记

采访中,为了拍摄需要,笔者和张老师一同来到了现任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向军老师的办公室。在那里,向军老师对笔者说:“像老书记这样热心奉献的老同志,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是应该好好宣传一下。

 

责任担当,言传身教并行

 

文学院学工办主任王江生老师给笔者讲述了这么一幕:张和宇老师喜欢在学院各个办公室走走,每次来的时间不长,往往说几句话就离开,但却常在学工办待很长时间。老书记经常来我这儿。王老师对笔者说,他经常来了解学生情况,基本上每天都会来,而且每次来都会给我提出一些做好学生工作的建议和指导,还会分享一些他的经验。

你认识我吧?”“我认识您,您给我上过党课呢。”“呵呵,好,在值班呀,年轻人要加油。这是一段发生在普通话测试站里张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端生啊,我给你领来个学生,你帮他改改稿子,要多鼓励少批评。”“好的,好的。这是一段发生在文学院新闻系办公室里张老师与李端生老师的对话。

担子重,没关系,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年了,我早把教育学生看成了自己的责任,教育为立国之本,担子很重,但正如我教学生要有责任和担当一样,这也是我的担当。张老师常说。

责任与担当是现如今老书记和学生们提到最多的词眼。进入关工委以来,上党课,开讲座,谈文化,感恩节系列活动……老书记每每都将自己几十年对责任和担当的理解融入到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工作之中。

爱国是一种责任,你为此奋发就是担当;感恩是一种责任,你将它付诸实践就是担当。老书记常常对自己身边的学生说,一个人只有懂得责任,他才会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而只有一个人懂得担当,他才会努力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任是什么?学生来高校深造,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上课听课,尊重师长,这就是责任。那为什么要担当?一个人只有敢于担当,他才能对得起责任二字。作为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才会有前行的动力;只有敢于去承担这份责任,他才会为了自己理想去奋斗,才会成功。年轻人,永远不要畏惧失败!张老师解释说。

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成才。只有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敢担当,我们国家才有未来,才有希望,所以我一直都在教学生理解责任和担当,从前如此,现在亦然,将来还是一样。

 

凤飞冲天,送去启跨烛光

 

砂子坳校区有着一条名曰凤飞的主路,路依方位,或南或北。但无论如何,有目共睹:各届吉大学子都以涅槃之势,浴火重生,从这里跨出校园,一飞冲天。在此之中就有很多学生,曾受张和宇老师耳提面命。

师长如斯,而今依然擎烛续燃照亮他人前行。他默默送走了四十载芸芸学子,后路未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那些曾受之张老师教诲、帮助的学生心中,这个身影,将常驻一生。

风雨湖畔有一支烛光倒映水中,与晚霞交辉。这盏烛光长燃不灭,同日月共明……   

 

 

[ 作者:Admin     来源:吉首大学关工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7     文章录入:Admin ]

  • 上一篇文章: 钟华阶同志

  • 下一篇文章: 谷中村同志
  • 吉首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 ltb.j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登录】